欢迎您访问广西灵山县文化馆官网!

本馆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本馆动态 > 馆内动态

灵山县一案例入选全国第二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名单

来源:魅荔灵山app时间:2025-04-17访问量: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公布第二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名单,51个案例入选,其中广西钦州灵山竹编技艺非遗工坊“灵山竹编:传统手艺焕发新光彩”案例成功上榜。

据悉,第二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推荐和遴选工作由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开展。推荐遴选非遗工坊典型案例,旨在深入发掘总结非遗工坊在推动非遗保护、带动就业增收、促进乡村振兴方面的经验成效和典型做法,营造广泛关注、支持和参与非遗工坊建设,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良好社会氛围。

竹编是灵山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技艺,集实用与观赏价值于一体,所编织的箩筐、笸箩、簸箕、提篮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以制作精细、选料讲究、美观耐用而著称,经过长期制作实践,工艺不断完善,竹编产品销路越来越广,产品越来越突出个性和艺术美感。2018年,灵山竹编技艺被列入第七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19年,灵山县平南镇金成泽竹编工艺厂依托竹编技艺,设立广西钦州灵山竹编技艺非遗工坊。工坊致力于传统工艺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振兴,通过开展灵山竹编技能培训、工艺提升、产品设计创新,不断优化产品生产模式、完善产品研发体系,带动更多群众参与竹编学习生产,从中受益。工坊带头人刘家盛、刘霞冰父女俩不定期举办竹编技艺培训班,面向周边留守妇女和老人教授竹编制作技艺,对新手耐心地一对一进行指导,直至他们能够熟练掌握竹编技艺。

2023年,刘家盛和刘霞冰利用网络平台宣传灵山竹编技艺,销售竹编制品。根据网友的需求和建议,刘家盛、刘霞冰设计开发了猫窝、狗窝等宠物用品,并前往竹编户家中教授新产品编织方法。同时,工坊根据从业人员特长分派订单,不同部件由不同从业人员精心制作,严格确保产品质量。宠物用品系列一经推出,便深受消费者欢迎,当年产品销售额突破100万元。竹编猫窝系列产品获得2023年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银奖、2023年“广西有礼”特色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企业组金奖,进一步提升了灵山竹编的知名度。

工坊带动了当地200人就业,从业人员利用农闲时间在家中制作竹编制品,再由工坊统一销售产品,并根据产品编织复杂度、工艺精细度支付工资,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达到2.3万元。工坊注册了“盛君竹艺”“刘家人竹编”两个品牌,推出百余种竹编制品,通过各种宣传平台扩大品牌影响力。目前,工坊竹编产品年均产量达10万个,年均产值约600万元。同时,工坊设置了竹编销售展示厅,吸引了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等高校师生、游客前来参观,持续提升灵山竹编知名度,稳定带动群众共同增收。